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
“重点小巨人“企业

聚焦中成空间

行业重磅 | 国内首个内河码头气膜仓库建成

作者: 中成空间 编辑: 企划部 来源: 自创 发布日期: 2022.06.02
信息摘要:
5月25日,常州录安洲长江码头散货堆场气膜仓储项目首个气膜充气成功。

5月25日,常州录安洲长江码头散货堆场气膜仓储项目首个气膜充气成功。项目由中成空间设计和承建,这是江苏省内沿江港口首家对散货堆场实施全封闭全覆盖改造的项目,也是国内首个内河码头散货堆场气膜仓储项目,总面积达到27万㎡。据悉,此次充膜成功并投运的是港口北堆场(D区),总面积近8万㎡。

震撼亮相的气膜“大白”,不仅受到当地媒体的关注报道,也获得业主方的充分认可。常州录安洲长江码头有限公司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原来作业虽然也有绿网覆盖,也进行抑尘扬尘的措施,但是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粉尘的无组织排放的问题。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我们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社会效益,有了气膜仓库以后,就能从根本上解决了散货码头的治污水、治粉尘的难题。”

该项目的建设具有历史性意义,填补了气膜在港口码头应用领域的空白,对建设绿色港口、智慧港口、推动港口码头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示范、表率作用。港口码头干散货使用气膜封闭,不仅能解决环保问题,实现港口发展与城市环境和谐共生,还能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未来,随着气膜技术与新能源技术的融合,光伏气膜还能产生清洁能源,换取碳排放配额指标,打造“双碳”绿色示范港。

攻坚克难,20天左右成功充膜近8万㎡

据中成空间项目负责人介绍,录安洲长江码头散货堆场气膜大棚项目总面积为27万多平方米,通过4座封闭气膜建筑,对录安洲港区一、二期散货堆场进行全封闭改造。

项目在开展过程中,面临疫情管控、材料入场管控以及现场料堆多等众多难题的情况下,中成空间与相关方面克服困难,通过多方统筹,制定出可行性计划,多措并举,23天时间圆满完成一期北堆场(D区)近8万㎡的安装充气工作,保质保量推进项目进度。

微信图片_20220701164506

▲录安洲长江码头散货堆场气膜D区实景图1

目前,ABCD四个区中,D区已起膜成功,最高处达49米,相当于15层楼高,总投影面积近8万㎡,相当于10个标准足球场;气膜内部的配套设施基本安装完毕,内部已开始生产作业。此外,整个项目预计会在今年年底建成,目前C区气膜正在安装中。

优势显著,完美解决港口码头仓储难题  

据中成空间技术负责人介绍,气膜结构造价低、施工周期短、环保性能好等优点已受到多个行业的肯定。针对港口码头堆场面积大,堆场数量多、堆料种类多、水文气象及地质条件特殊、项目有特殊需求等问题,气膜结构仓储在港口方面的应用优势突出。

一、自重轻,对地基要求低

气膜大棚室内无梁无柱,靠内外气压差支撑,结构受力主要为上拔力及水平力,地基承载力主要为四周基础墙体自身,基础挡墙本身自重较轻,因此对地基要求较低。

录安洲地处长江下游中段,存在最常见的软土地基。在建造气膜仓时,基础结构简单,不需要桩基,即可满足地基承载要求。

二、结构稳定,抗风能力强

该项目使用的气膜结构属于柔性曲面结构体系,膜材本身具有高强的抗拉伸、抗撕裂性能;外部采用抗锈蚀性能强的钢网索,提高气膜的稳定性;同时设有风速传感器,气膜内部的压力传感器与室外的风速仪通过PLC控制系统联动,可以根据天气情况的变化加大气膜压力,提高气膜抵御台风的性能。中成空间技术、工艺打造的气膜可以抵御12级以上台风。

微信图片_20220701164514

▲录安洲长江码头散货堆场气膜D区实景图2

三是智能环保,空间环境自动调节

气膜内部设有环境质量在线监测监控系统,通过5G物联网技术可将室内环境数据实时传回至手机客户终端。当室内粉尘浓度超过设定标准值时,可利用室内的降尘设施进行抑尘;当室内温度过高时,顶部智能降温系统会启动降温功能,避免室内气温升高。中成空间仓储气膜首创室内环境实现可调、可控。

微信图片_20220701164524

▲录安洲长江码头散货堆场气膜效果图

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为港口码头发展提质增效

露天堆场受天气影响较大,在大风天气会产生严重的扬尘污染,作业时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矿粉损失;在雨雪天气造成的地面水污染,给污水管网及处理带来巨大压力;同时流动机械作业环境较为恶劣,也造成了一定的物料损失。

据了解,录安洲长江码头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和江苏省地区性重要港口、长江三角洲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物流节点、常州地区重要的出海门户;主要运输货种为铁矿石、煤炭、集装箱以及钢材等件杂货,港口散货堆场年吞吐量超3000万吨。在实施封闭之前,也采用了例如绿网覆盖等传统方式,但效果不佳。

该气膜项目投运后,录安洲码头将实现到港散货装卸过程全封闭,从根本上有效避免大风天气造成的扬尘污染,雨雪天气造成的地面水污染,以及有效减少物料损失,改善作业环境。全面提升港区生态环境质量,推进录安洲港口转型升级,实现绿色环保高质量发展。

气膜结构作为一种造价低、封闭性好且智能环保的仓储形式,能根本上解决港口散货堆场存在的环境问题,在未来港口码头的应用也会越来越普遍,助推我国构建高效、绿色生态、富有竞争力的港口新格局。


声明:

*  本网站文章可能有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我方非相关图片的原创作者,也不对相关图片内容享有任何权利,如有侵权,请相关权利方联系后台进行处理,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本平台所刊载的图片、文字、活动链接等所涉及的相关信息最终以中成空间公布为准。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中成空间拥有最终解释权。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 上一条 老友记 | 英飞风机:协同共生 促进产业生态繁荣
查看详情 + 下一条 专题报道 | 中成空间:公司自主研发的微负压气膜实验室,已驰援多省抗疫一线